【判断题】 特种作业操作证申请复审或者延期复审前,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参加必要的安全培训,安全培训时间不少于()个学时。

  1. A、8
  2. B、10
  3. C、12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第1题 【判断题】

下列事故统计指标中,属于绝对指标的是()。

  • A、百万吨死亡率
  • B、百万工时伤害率
  • C、直接经济损失
第2题 【判断题】

金属铸造企业应建立对厂房、机电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修和清扫制度。要害岗位及电气、机械等设备应实行操作牌制度。

  • A、正确
  • B、错误
第3题 【判断题】

2011年6月2日天气晴,气温较高达34℃,13点45分左右,某铝业公司铝合金熔铸车间的铝合金熔体深井铸棒(约Φ300mm铝合金棒)的热顶铸造机(结晶器)系统设备爆炸,爆炸的中心点即为该系统设备的深井中心,爆炸发生的现场死亡3人,重伤8人立即送往医院抢救治疗。爆炸事故调查的结果表明,因为操作者存在失误的行为,使大量高温的铝合金熔体泄漏进入到了深井的水中,形成了引发爆炸的基本条件。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 A、铝液运输不当引起的爆炸。
  • B、在密闭空间内,熔融铝与水发生反应同时产生大量蒸汽,压力急剧升高,能量聚集发生爆炸。
  • C、在相对密闭空间内,熔融铝与水发生反应同时产生大量蒸汽,压力急剧升高,能量聚集发生爆炸。
第4题 【判断题】

某厂进行职工安全教育,由主管安全生产的厂长甲为大家系统讲解了我国安全管理方针以及安全生产管理的原理与原则、事故致因理论、事故预防原理与基本原则等。甲讲,所谓系统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甲进一步说,所谓能量意外释放理论,是“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的转移”,能量逆流作用于人体造成伤害。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伤害是由于施加了超过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的能量引起的;第二类伤害是由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产生造成人员伤亡事故的伤害及伤害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能量大小、能量集中程度、接触能量的人体部位、接触能量时间长短和频率以及能量的种类。请根据上述场景回答下列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所谓“安全第一”,就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要始终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优先考虑从业人员和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
  • B、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
  • C、所谓“预防为主”就是预防事故的扩大,尽量减少事故所造成的损失
第5题 【判断题】

特种作业操作证申请复审或者延期复审前,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参加必要的安全培训,安全培训时间不少于()个学时。

  • A、8
  • B、10
  • C、12
第6题 【判断题】

生产安全事故分为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两大类。下列行为或原因导致的事故,可认定为非责任事故的是()。

  • A、无法预测原因导致的事故
  • B、违反行为导致的事故
  • C、违反规程的行为导致事故
第7题 【判断题】

A铜业公司是某大型企业的控股子公司,2009年,A铜业公司新建采用艾萨熔炼技术生产铜及硫酸的项目,项目于2009年1月开始建设,9月10日投产运行。项目主要工艺设备有艾萨熔炼炉、电炉、余热锅炉等。艾萨熔炼炉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余热锅炉,经热交换后产生蒸汽,热交换后的烟气经除尘净化系统处理后排放。余热锅炉设计额定蒸汽压力2.5MPa、额定蒸发量35t/h、额定蒸汽温度350℃。2009年11月24日20时,当班调度甲听到一声巨响,随即在监控系统屏幕上看到余热锅炉房有大量蒸汽喷出。甲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要求,立即拉响警报,通知紧急停炉和现场人员撤离,报告公司总经理乙。乙接报后,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同时赶往现场指挥救援。21时,经人员清点,仍有5名职工下落不明,乙派2名工人进入现场查看情况,因现场蒸汽太大,2名工人被烫伤。于是紧急外调防护服,救援人员穿上防护服进入余热锅炉房,发现有4名职工死亡、1人重伤。事后查明,事故发生时余热锅炉的运行压力2.3MPa、蒸汽温度310℃,从熔炼炉到余热锅炉的冷却屏波纹金属软管爆裂,大量高温饱和蒸汽喷出,导致现场人员伤亡。此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420万元。请根据上述场景回答下列问题。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 A、熔炼炉烟气温度过高
  • B、熔炼炉高温烟气压力过高
  • C、波纹金属软管质量不合格
第8题 【判断题】

在安全生产工作中,通常所说的“三违”现象是指()。

  • A、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 B、违反作业规程、违反操作规程、违反安全规程
  • C、违反规定建设、违反规定生产、违反规定销售
第9题 【判断题】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逐步具备。

  • A、正确
  • B、错误
第10题 【判断题】

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监督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 A、正确
  • B、错误